English

扶贫先扶志 治穷先治心

2001-04-03 来源:光明日报 吕学芳 我有话说

民族地区的贫困者由于种种原因,很容易对政府和社会的扶贫工作产生某些“心理依赖”。所谓“心理依赖”,是指贫困者缺乏改变自身贫困生存状态的信心、需要和热情,一味地将自身生存的希望寄托于外界的援助上的一种惰性心理现象。

贫困者心理依赖的成因十分复杂,这里着重探讨其主观成因。

首先,社会生活的重度挫折超越了其心理承受能力。

对民族地区的贫困者而言,生存的强度挫折感主要来自于其艰难的生存环境。民族地区、贫困地区一般自然地理环境十分恶劣,山高坡陡,耕地少,灾害多。我国绝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人均耕地面积接近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人均占有土地面积0.8亩的警戒线。而那些地处偏远高寒山区的特困村,生存环境更为恶劣。

令人恐惧的自然灾害常常使民族地区、贫困山区遭受重创。有些农民为了脱贫致富,把全部人力、物力、财力都用于开发经济作物、渔牧业。可是,正当丰收在望,一场不可抗拒的毁灭性的灾害,使所有希望一夜之间化为泡影。

某些社会原因也是贫困山区的农民遭受挫折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某些地方政策的失误,某些地方政府的错误指导,市场价格的波动等因素也给贫困山区农民心理上带来挫伤。

无论是来自自然的重度挫伤,还是来自社会的沉重挫折,都超出了民族地区贫困者们的心理承受能力。

其次,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的群体自卑心理,是民族地区贫困者产生心理依赖的心理基础和重要原因。

经过调查和分析,贫困山区的农民与县城附近农民的人均年收入相比,是贫困地区农民产生自卑情结的重要原因。这种自卑不是个别现象,据调查,至少有70%的贫困者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这种自卑心理,故称之为“群体自卑”心理。在这种群体自卑心理的压抑下,有些贫困的山民们渐渐在心理上颓废了,在行动上退却了,他们觉得如果能够勉强维持最简陋、最基本的生活水平就令人十分满足了。

最后,某些落后的文化观念体系,是民族地区贫困者产生心理依赖的思想基础和文化理念。

人们的一切经济行为无不渗透着文化因素,并受其文化观念的制约。促使民族地区贫困者形成心理依赖的当然不只是某一种或某几种文化观念,而是民族地区的整体文化观念体系,主要是“宿命论”观念的影响。这一观念在民族地区的贫困社区人们社会生活中比较普遍,其表现是,认为人的贫与富、穷与达、荣与衰是上天在人出生之前就早已安排好了的,不管人们怎样积极奋斗,都仍然无法改变先天注定的命运。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人算不如天算”、“命中只有八合米,走遍天下不满升”。其结果就是将自己的生存希望在思想观念上寄托于上天的恩赐与垂怜,在现实生活中则寄托于政府和社会的援助。

这种“宿命论”观念和对政府、社会的依赖心理,已成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扶贫工作的巨大障碍。

要推动民族地区、贫困地区扶贫工作向纵深发展,应该注重“人的提高”,真正启动贫困地区人们自身脱贫致富的内在动力,激活其自身发展经济、脱贫致富的心理动力,点燃各民族的历史进取精神。民族地区的扶贫工作不仅要“治穷”,还要与“治心”、“扶志”紧密结合,才能充分调动民族地区贫困者们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其内在潜能,使扶贫攻坚工作落实到实处,见到实效,产生长效。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